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河南新南洋与航空港区、交大知产公司及建行河南省分行举行签约仪式

阅读次数:11221次 时间:2021-05-06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空中丝绸之路”国家规划,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大格局大战略,促进高校专利技术与科技成果转化,有效对接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金融资本和机构。4月8日上午,在2019年第十三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现场,正式举行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以下简称航空港区管委会)、上海交大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产公司)、河南新南洋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新南洋)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以下简称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战略合作协议及生鲜产业链等项目的签约仪式。

       郑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王新伟,副市长万正峰,郑州市委常委、航空港实验区党工委书记马健,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常继红,郑州市商务局局长余遂盈等领导出席并见证了本次签约活动。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内容,航空港区管委会将为知产公司、河南新南洋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和运营提供优越的政策环境和优质的高效服务。知产公司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技术输出通道,通过“创知网”平台建设,对接河南省企业在技术研发、项目转化方面的需求,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河南新南洋负责当地合作企业的筛选,助推合作沟通和募集资金,对接高校科技成果需要,建设中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同时,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承诺将知产公司、河南新南洋作为重要客户和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提供优质、便捷的综合金融服务。
      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发展,是涉及到政府、市场、资源配置、体制机制等多主体多层次的系统工程,科技成果、政策扶持和金融资本的""有效接轨""是成果转化存在的痛点和难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要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上下功夫,决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建议,引入社会投资促科技成果转化,在高校院所周边建设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和承接基地,以高校院所为主体,采取市场化方式,引入企业和社会投资,共同开展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工作。

 
       之后,上海交大知产公司、河南新南洋、建行河南航空港区支行共同签署了“创知网”运维合作协议。通过运用“创知网”交流平台及合办推介论坛等形式加快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在河南区域产业化进程,推进实施高新技术项目落地河南开展建设,大力支持河南区域实体经济发展。

 
       创知网是上海交大知产公司与河南新南洋共同打造的专利技术供求信息在线交易权威平台。以创知网为媒介窗口,与航空港区管委会、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定期举行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的推介宣传和路演活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产业界的转移,支撑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
 

       在会上,根据河南新南洋境外生鲜产业链项目建设发展需要,为满足项目综合业务需要,深化产业链项目与金融资本的紧密融合,建立长期稳定的金融合作关系,建行郑州郑港支行与河南新南洋签署了生鲜产业链项目合作协议,将为南洋优鲜境外生鲜冷链加工项目和南洋一港商业综合体项目提供1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融资支持,用于项目的建设及运营等,为实现在各产业业务领域的全面合作奠定了基础。

       以上各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各方进入到紧密合作、共谋发展的新阶段,是加强高层次战略合作、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又是贯彻落实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空中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实质性措施,也为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在河南区域产业化进程,大力支持河南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区域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给予极大的助力!

河南新南洋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2020241号-1